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東區青聚點logo
關於我們banner

計畫介紹

:::

打造地方創生區域性青聚點-東區青聚點計畫

2019 年為台灣「地方創生元年」,國家訂定對於地方創生的戰略施策,「以人為本、人口回流」、「地方特色 DNA」、「科技導入、數位經濟」為 2019 年開始主要推動的目標與方向;2020年起更新增地方創生議題,以振興、創新產業,吸引人口回流,達成「均衡台灣」為目標 。

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配合國發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,以鼓勵青年增加接觸地方事務的機會,進而投入地方創生行動,透過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,建置北、中、南、東等四區之「區域性青聚點」,以作為地方創生相關活動呈現及共同工作空間,並連結區域在地青年與後進青年,形成地方創生人才培育的支持系統,同時提供系統性的在地發展地圖,引導在地青年強化經驗交流及公共議題對話,參與合適的政府資源及計畫,以使捲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地方發展。四區青聚點包含桃園市政府(北區)、雲林縣政府(中區)、屏東縣政府(南區)、宜蘭縣政府(東區),除提供地方創生青年培力活動、諮詢門診,亦設有共同工作空間、會議室、成果展示空間等,以作為跨縣市地方創生青年專屬的交流場域,引導在地青年強化經驗交流及公共議題對話,捲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地方發展。

宜蘭縣政府為東區區域性青聚點之執行單位,主責串連與整合東區,即宜蘭縣、花蓮縣以及臺東縣。東區區域性青聚點,跨宜蘭、花蓮、臺東三縣,相對其他區域幅員較廣,已有返鄉與移入青年,在其關心之社區、議題與族群開展創生志業。政府著手打造提供青年創業、創新的共創空間,已是一股潮流。許多人把地方創生談成青年返鄉創業,這只是一個可能的面向,更要著重的是「公共性」,即青年返鄉所帶動的整體改變,和創生團體所營造的共同體氛圍,帶動在地的提升,成為真正的地方創生。

東區青聚點外觀照

本計畫透過整備青聚點場域空間「中興文創4號倉庫」的機會,一點一滴地看見大都市以外地區因著地域條件,走向以地方創生為立基的發展,打造東區地方創生人才培育據點,可以應用自然的優勢及既有文化價值來決定走向。此外,本計畫聚焦於促進與地方社會環境頻繁接觸的「關係人口」,交流以上、定居未滿,持續為地方故鄉帶來貢獻與關心的人。來到宜蘭和花東的人,幾乎都是社會上具有專業能力與經濟實力的一群,他們將像磁吸效應吸引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不同產業風貌和新住民。對東區具有興趣與嚮往的關係人口,對東區在地文化與生活抱持著興趣,或者是目前就已經在東區生活,又或是工作與東岸有直接相關的青年。

希望透過資源的媒合,持續規劃講座、工作坊、體驗活動、移地體驗等,增加青年與東岸之交流機會,並媒合相關資源,將不同專業青年人才能分配到對應之工作或地方團隊中,與地方產生各種形式的連結,包含移居、二地居、換宿、遠端工作等種種的可能。東區青聚點的角色便是作為聯繫這些嚮往地方的青年,與真正地方現場之間的橋樑,透過加深這些青年關係人口與地方的連結,也是為地方的未來找到一群堅強的支持者,延續東岸的地方價值。